高端访谈|智物联:把握物联网契机,创新与服务并进
【摘要】:
在中自网《智慧工厂》杂志专栏中,智物联高级副总裁夏广润先生亲自向我们描述智物联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的能力,以及对于该产业当前与未来的发展观点。
作为国内领先的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深圳市智物联网络有限公司,多年来专注自主研发的工业物联网系统在工业物联网市场彰显着不凡的实力和优秀成果。智物联是如何应时而变满足客户需求、如何为中国工业改革助力的?在中自网《智慧工厂》杂志专栏中,智物联高级副总裁夏广润先生亲自向我们描述智物联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的能力,以及对于该产业当前与未来的发展观点。
Q:工业物联网并不是一个独立创新的技术,而是一系列技术复合的产物,而在工业制造的实际应用中,我们对工业物联网的实际技术方案需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当前我们针对这些技术需求,都有哪些新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来推进工业物联网应用落地?
夏广润:工业是不停地发展的,技术也是不停地发展的,到底什么是“工业物联网”?很难给出唯一的、恒久不变的标准答案。只有能够满足工业领域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需求,技术才会有可持续的生命力。
我们认为,“工业物联网”不单是技术的更新换代,更不是很多“新技术”的简单堆叠。“工业物联网”需要一种全新的工业思维体系。而且只有在这个思维体系的系统指导下,才能完成新一轮的制造业升级和工业革命。
没有灵魂的技术是不可能长期健康的发展的,因此我们不能够一味的追求技术的“高新奇”,而是要回归到工业本身,面对工业领域真正的需求并加以解决,这才是引导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
唯有基于合理的思维体系构建的技术,形成可落地执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的进行自我优化,这样才能让技术、产品和方案有可持续的生命力。
深圳智物联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技术特征,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那就是“黑科技”、“高科技”和“硬科技”。
“黑科技”指的是技术的自主原创性——智物联完全拥有最底层的数据体系和核心算法,并基于此构建了智物联的整个产品体系。这是我们与那些“模仿性”或者“跟随性”企业最大的不同。
“高科技”指的是将技术产业化的能力——智物联的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包括有硬件终端、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分析软件、工业人工智能算法、手机APP、大屏系统等等。所有这些产品都是由智物联公司自主设计开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
“硬科技”指的是丰富的项目实战经验——丰富的项目实战经验,对我们的产品开发和优化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目前,深圳智物联的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锅炉、压缩机、发电设备、变频器、消防安防、工程机械、水处理、新能源汽车、工业燃烧器、压力容器、热泵、化肥助剂等行业,成为数家世界五百强、行业标杆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合作伙伴。在运作和执行项目的过程中,智物联公司已经形成了“技术—产品—应用—服务—反馈—技术”的管理闭环,确保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可持续优化。
Q:关于海尔智慧生活平台、红领互联网+西服定制等一系列基于物联网理念的生活、营销实例都向我们展示着物联网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重构了生产与营销,那么工业物联网也正在重构工业制造模式,这种对于工业制造的重构,您的看法是什么?
夏广润:技术是可以革命的,但是产业的发展只能逐渐演进,但无论是“革命”还是“演进”,必须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营销和制造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但是营销有营销的规律,制造也有制造的规律,这二者的规律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并不提倡“为了改变而改变”,更不能枉顾规律而催熟产业。
技术是有适用的边界条件的,并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做“工业物联网”,而且在不同的行业,其“工业物联网”所呈现的方式也不同。比如“互联网+制造”和“制造+互联网”,前者是用互联网思维来组织生产制造,后者是将生产制造思维用互联网来进行体现和优化。我们不能简单的评价说谁更先进,谁更正确,或者说谁更成功,何况这二者本身也不矛盾,完全可能长期共存。
虽然现在“成功”的案例不多,但是产业的发展就是要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找到合适的方向。我们不能简单的用“成功”或者“失败”来判断,因为“成功”的标准本身也在不停的变化。所以,长期战略上的“发展”比短期战术上的“成功”更重要。
Q:物联网产业作为国家层面大力推广的产业,也成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利器,在随着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制造阶段处于1.0至3.0的各厂商参差不齐,针对不同制造装备阶段的企业,我们是如何利用工业物联网进行适当的改造助力?
夏广润:具体到某个企业而言,到底它是属于工业1.0还是工业3.0并不重要,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和企业自身的情况才重要。就算是在工业4.0的发祥地德国,也还有大量的工业1.0、2.0企业,甚至是手工制造企业,但是制造的产品依旧是世界顶级的。
以工业锅炉行业为例,锅炉是工业社会的活化石,从工业1.0(蒸汽机时代)开始就有规模应用,一直到现在都是工业生产领域的主要动力来源之一。工业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包括能耗、排放、锅炉压力、温度……这些数据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如何让锅炉的燃烧效率最高、排放最低、并确保锅炉运行绝对安全……不同的锅炉厂家和用户只有“经验”而没有形成规范和方法论,而且有的经验可以通用,而有的经验只是个别情况。智物联的锅炉物联网解决方案,就是能够收集锅炉运行的所有数据,并通过大数据分析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最符合用户的可执行的锅炉运行与维护方案,大大减少了能耗,降低了污染排放,确保锅炉运行的安全。
Q:针对目前国内比较热点的NB-IOT,政府也迅速地推进基站建设,如果使NB-IOT解决方案进入工业智能制造应用领域,需要我们工业自动化产品技术提供商做出哪些技术方案应对?是否已经有成熟的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配合,可以迅速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工业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
夏广润:新的工业需要有更合适的通信模式,包括5G、NB-IOT等等。技术不能离开需求和应用场景独自发展,在不同的行业里面对通信技术和模式的需求不尽相同。比如能够适用于工业领域的通信技术,需要符合的条件至少有如下几点:
·工业通信比民用通信需要更高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工业通信的应用能耗要足够的低,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也能够提供数年的不间断通信。
·工业通信对环境的适用性要强,包括高温、低温、高湿度、强电磁场、腐蚀性强等等,能够广泛适用于野外环境。
智物联的信息采集终端的硬件中,已经集成了相关的通信模块,根据用户的需求,可以配置为2G、3G、4G、WIFI、NB-IOT……等通信方式,将工业设备的运行信息以及环境信息传送回大数据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Q:工业物联网并不是一个独立创新的技术,而是一系列技术复合的产物,而在工业制造的实际应用中,我们对工业物联网的实际技术方案需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当前我们针对这些技术需求,都有哪些新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来推进工业物联网应用落地?
夏广润:工业是不停地发展的,技术也是不停地发展的,到底什么是“工业物联网”?很难给出唯一的、恒久不变的标准答案。只有能够满足工业领域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需求,技术才会有可持续的生命力。
我们认为,“工业物联网”不单是技术的更新换代,更不是很多“新技术”的简单堆叠。“工业物联网”需要一种全新的工业思维体系。而且只有在这个思维体系的系统指导下,才能完成新一轮的制造业升级和工业革命。
没有灵魂的技术是不可能长期健康的发展的,因此我们不能够一味的追求技术的“高新奇”,而是要回归到工业本身,面对工业领域真正的需求并加以解决,这才是引导技术发展的指导思想。
唯有基于合理的思维体系构建的技术,形成可落地执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的进行自我优化,这样才能让技术、产品和方案有可持续的生命力。
深圳智物联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技术特征,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那就是“黑科技”、“高科技”和“硬科技”。
“黑科技”指的是技术的自主原创性——智物联完全拥有最底层的数据体系和核心算法,并基于此构建了智物联的整个产品体系。这是我们与那些“模仿性”或者“跟随性”企业最大的不同。
“高科技”指的是将技术产业化的能力——智物联的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包括有硬件终端、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分析软件、工业人工智能算法、手机APP、大屏系统等等。所有这些产品都是由智物联公司自主设计开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
“硬科技”指的是丰富的项目实战经验——丰富的项目实战经验,对我们的产品开发和优化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目前,深圳智物联的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锅炉、压缩机、发电设备、变频器、消防安防、工程机械、水处理、新能源汽车、工业燃烧器、压力容器、热泵、化肥助剂等行业,成为数家世界五百强、行业标杆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合作伙伴。在运作和执行项目的过程中,智物联公司已经形成了“技术—产品—应用—服务—反馈—技术”的管理闭环,确保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可持续优化。
Q:关于海尔智慧生活平台、红领互联网+西服定制等一系列基于物联网理念的生活、营销实例都向我们展示着物联网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重构了生产与营销,那么工业物联网也正在重构工业制造模式,这种对于工业制造的重构,您的看法是什么?
夏广润:技术是可以革命的,但是产业的发展只能逐渐演进,但无论是“革命”还是“演进”,必须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营销和制造是企业中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但是营销有营销的规律,制造也有制造的规律,这二者的规律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并不提倡“为了改变而改变”,更不能枉顾规律而催熟产业。
技术是有适用的边界条件的,并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做“工业物联网”,而且在不同的行业,其“工业物联网”所呈现的方式也不同。比如“互联网+制造”和“制造+互联网”,前者是用互联网思维来组织生产制造,后者是将生产制造思维用互联网来进行体现和优化。我们不能简单的评价说谁更先进,谁更正确,或者说谁更成功,何况这二者本身也不矛盾,完全可能长期共存。
虽然现在“成功”的案例不多,但是产业的发展就是要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找到合适的方向。我们不能简单的用“成功”或者“失败”来判断,因为“成功”的标准本身也在不停的变化。所以,长期战略上的“发展”比短期战术上的“成功”更重要。
Q:物联网产业作为国家层面大力推广的产业,也成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利器,在随着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制造阶段处于1.0至3.0的各厂商参差不齐,针对不同制造装备阶段的企业,我们是如何利用工业物联网进行适当的改造助力?
夏广润:具体到某个企业而言,到底它是属于工业1.0还是工业3.0并不重要,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和企业自身的情况才重要。就算是在工业4.0的发祥地德国,也还有大量的工业1.0、2.0企业,甚至是手工制造企业,但是制造的产品依旧是世界顶级的。
以工业锅炉行业为例,锅炉是工业社会的活化石,从工业1.0(蒸汽机时代)开始就有规模应用,一直到现在都是工业生产领域的主要动力来源之一。工业锅炉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包括能耗、排放、锅炉压力、温度……这些数据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如何让锅炉的燃烧效率最高、排放最低、并确保锅炉运行绝对安全……不同的锅炉厂家和用户只有“经验”而没有形成规范和方法论,而且有的经验可以通用,而有的经验只是个别情况。智物联的锅炉物联网解决方案,就是能够收集锅炉运行的所有数据,并通过大数据分析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最符合用户的可执行的锅炉运行与维护方案,大大减少了能耗,降低了污染排放,确保锅炉运行的安全。
Q:针对目前国内比较热点的NB-IOT,政府也迅速地推进基站建设,如果使NB-IOT解决方案进入工业智能制造应用领域,需要我们工业自动化产品技术提供商做出哪些技术方案应对?是否已经有成熟的产品技术与解决方案配合,可以迅速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工业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
夏广润:新的工业需要有更合适的通信模式,包括5G、NB-IOT等等。技术不能离开需求和应用场景独自发展,在不同的行业里面对通信技术和模式的需求不尽相同。比如能够适用于工业领域的通信技术,需要符合的条件至少有如下几点:
·工业通信比民用通信需要更高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工业通信的应用能耗要足够的低,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也能够提供数年的不间断通信。
·工业通信对环境的适用性要强,包括高温、低温、高湿度、强电磁场、腐蚀性强等等,能够广泛适用于野外环境。
智物联的信息采集终端的硬件中,已经集成了相关的通信模块,根据用户的需求,可以配置为2G、3G、4G、WIFI、NB-IOT……等通信方式,将工业设备的运行信息以及环境信息传送回大数据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

